苜蓿草的种植时间 苜蓿草什么时候种植

1、蓿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都可以种植,春季种植时间一般在3~4月份,夏季种植在6~7月份,秋季种植在8~9月份。种植前需要对土壤翻垦增肥肥力,并选择颗粒饱满、无病害的种植,种植时保持好合适的行距,保持土壤略微湿润的状态即可。

2、在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在这个季节播种不利于出苗和保苗,而且春播时杂草很容易对苜蓿的幼苗产生危害。而夏季降雨较多,而且此时气温升高,雨热同季,非常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也就是说,在6月中旬到7月底为北方地区苜蓿的最佳播种期。在寒冷地区,为了保证苜蓿在播种当年能够安全越冬,播种时间一般最迟不能超过初霜前的40天。在无灌溉条件的盐碱地种植苜蓿时,更需要注意掌握好播种时间。盐碱地的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春季,土壤中的盐分多分布于靠上的浅土层中,而在秋季则向深层土壤中移动,春季播种后如果遇雨并再经烈日曝晒,土壤表面极易形成坚硬的板结层,使苜蓿出苗困难。因此,在盐碱土地上播种苜蓿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夏末秋初,这时候雨季刚过,土壤中的盐分被淋洗下去,而且土壤的水分含量也较充足,非常有利于出苗,保苗率也较高。

种植牧草的最佳季节是什么季节

紫花苜蓿为豆科多年生牧草,是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的牧草品种之一,被誉为“牧草之王”。我国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西北、华北及其他一些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紫花苜蓿喜欢温暖、半干旱到半湿润的气候,抗旱、耐寒性较强、耐盐碱,改良土壤效果明显,最适宜在年降水量500~800毫米的地区生长。

紫花苜蓿种子较小,苗期生长缓慢,播种前要精细整地,要求深耕、细耙做到地平、土碎、无杂草。播种前每亩(667米2)施有机肥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苜蓿以春播和秋播为主。一般气候比较寒冷、生长季较短、但春季墒情好、风沙较小的地区以春播为主,如东北、西北冷凉地区;比较温暖的华北地区、江淮流域,以秋播为宜。在春季干旱,风沙较大,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可在雨季夏播。苜蓿播种量一般每亩(667米2)1~15千克,播种深度2厘米左右,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点播,通常以条播为主。条播行距20~30厘米,播种后适当镇压保墒。苜蓿可以单播,也可以与无芒雀麦、苇状羊茅、黑麦草、鸡脚草等禾本科牧草混播。苜蓿苗期生长较慢,易受杂草危害,因此,苗期应注意防除杂草。

紫花苜蓿再生能力较强,每年可刈割2~5次,多数地区以每年刈割3次为佳。最佳刈割时期为开花初期、刈割留茬高度4~5厘米。条件允许时,每次刈割后应进行追肥、浇水、中耕。苜蓿在中原和华北地区每年可刈割4~5次,每亩(667米2)可产鲜草3000~6000千克,折合干草750~1500千克。

苜蓿营养丰富,适口性良好,是马、牛、羊、猪、兔、禽和草食性鱼类的良好蛋白质和维生素补充饲料。可以鲜喂,也可以调制青贮、干草,加工草块、草颗粒和草粉。用苜蓿草粉代替秸秆育肥羔羊,日增重可提高75%:用苜蓿青草喂牛、羊等反刍动物时,应控制采食量,以防止瘤胃臌胀病。

苜蓿草适合什么时候种植

牧草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牧草有各自适宜的种植时间和种植条件,在较为适宜的种植季节才能更好的生长,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适合于春季种植的牧草有黑麦草、牛鞭草、籽粒苋、圆叶决明、串叶松香草等。它们的播种时间在3~5月,均需要在较为温暖、湿润的环境,以及较为肥沃的土壤中进行生长,或施拉姆拉翠姆微生物菌肥,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

适合于夏季种植的牧草有墨西哥玉米草、高丹草、甜高粱、苏丹草、菊苣草、红白三叶、俄罗斯饲料菜、耐阴草等。它们的播种时间在5~8月,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大部分都是需水量较多的牧草品种。

适合于秋季种植的牧草有一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苇状羊茅、菊苣等。由于春季和秋季的温度、湿度以及环境条件都较为相似,因而一般可在春季种植的牧草均可在秋季种植,因此这类牧草一般都有春播和秋播两次播种时间。最佳的播种时间在9月到11月中,此时播种能够满足牧草生长的最适条件。

一般可在冬季种植的牧草都具有抗寒、耐寒的特点,此种类型的牧草有冬牧70黑麦草、苜蓿草、象草、王草等,其在冬季种植最适宜的时间为11~12月,且它们不仅仅能在冬天进行种植,在其他较为温和的环境条件下也能种植。

紫花苜蓿什么时候种最好

苜蓿草适合每年的8~9月种植。

苜蓿草种植技术

苜蓿生长适应性广泛,可以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生长,且均能获得一定的产量,但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做为一个新的产业并成为商品推向市场,创建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突破旧的传统观念,改进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法,向其他经济作物那样精耕细作,将其作为一个主导产业来抓。因此,在选择地块、灌溉条件、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措施上要掌握以下要点:

一、整地

1、选地:选择土壤肥力较好、水利设施完善的一二类土地种植,瘠薄土壤、无水利设施的地块种植只能做为改土肥地的一项农业措施,并不能获得理想效益。对于低凹雨后易积水的地块不能种植,苜蓿泡水48小时将会窒息死亡。在种植上要侧重于大面积连片,以便适宜各种机械作业。

2、整地

(1)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一般轮作期为5—6年较为合理。因而播前要深翻、耙麽、压实,达到各种要求,以利于播后出苗。

(2)要平整好土地,要求地面平整,不能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以影响机械收割打捆作业和种植户收入(土地不平在收割打捆时将会出现茬口过高捡拾不净等)。

(3)对于杂草生长严重的地块在播前7—10天用氟乐灵(100毫升/亩)进行地面喷洒,以减轻杂草危害,对多年生不易杀死根孽型杂草播前用百草枯、草甘膦、24—D进行喷打。

(4)施肥:苜蓿根系发达,且扎根很深,因此在种植前结合整地,每亩深施农家肥1—2方,过磷酸钙50—100公斤做底肥,或30公斤二铵和20公斤尿素。

(5)对于没有喷灌设施的水浇地,根据割草机的割草幅度,结合整地起垄打埂,便于今后的田间浇水,目前使用割草机幅度为25米。

二、播种

1、播期

苜蓿可以春播、夏播和秋播,但以秋播为最好,秋播杂草少,土壤水分充足,利于出苗和根系生长,最佳时期为8月10日—15日,适宜播期在9月15日前。

2、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条播方式,适宜行距30厘米,便于中耕除草,追施肥料。

3、播量:一般为06—07公斤/亩(种籽的发芽率要在95%以上),播量过大将会影响大田的群体生长,苗细、苗弱。为了便于掌握播量,可用过筛的二铵或一铵与种籽混播。

4、播种深度:一般为05—2厘米,土壤粘性较大的应浅一些,目的是出全苗出好苗。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为保证苜蓿系饲草的质量和纯净度,达到国内外市场商品草的要求标准,以及种植户的直接经济效益,中耕除草的田间管理尤为重要,因而在苜蓿生长的各个阶段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做到地无荒草,确保收购工作和出口质量和要求(杂草含量5%以下)。

2、追肥

每年返青和收割一次后,根据土壤肥力和底肥量,每亩追施尿素25—5公斤,氯化钾2—4公斤,磷肥10公斤。以保证下一茬的生长需要和产量要求。

3、浇水

为了提高苜蓿的产量,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根据降水和田间分情况,结合追肥及时浇好越冬水和返青水,每收割一次后,也要及时浇水,以促进再生。

4、查苗补种

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垄断的地方,要及时补种,补种方法多采用雨后补种。

5、病虫害防治

苜蓿常见的害虫主要有:蚜虫、蓟马、地老虎、棉钤虫等,但一般年份不会造成危害。特殊自然条件下,如有虫害发生,将针对实际情况对症防治。对鼠害可结合浇水和投药堵洞的方式防治。

苜蓿草种植技术和方法

紫花苜蓿草的种植时间如下:

1、紫花苜蓿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种植,但是以春、秋季种植比较好。

2、种子在地温达到5℃以上就可以发芽,因此在早春解冻后抢墒播种,当年可以收牧草1—2次。如果春季墒情不好可以夏播,夏天地温高,容易齐苗,幼苗甚至旺盛。

3、风沙大的地方最好采取夏播,以免沙土覆盖妨碍出苗。在北方地区夏播最晚不要迟于7月中旬,以免影响越冬,南方地区可以在处暑后进行秋播。

播种方法:播种时采取小垄或者大垄都可以,小垄行距30厘米左右,植株茂密能够荫蔽杂草;大垄行距40—50厘米,便于中耕施肥,通风透光也好,植株长势旺,病害少,荫蔽,比较干旱的地区和留种地多是采取大垄种植。

由于牧草种子细小,在播种时按1:1加入细泥土拌均匀后播种,每亩播种1—15公斤,播种后覆盖泥土深1-2厘米,或者用竹枝、树枝在上面往返几次拖拉,使泥土覆盖住牧草种子,6—10天就可以出苗。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学名:Medicago sativa L),别称为紫苜蓿、牧蓿等,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一带,在中国为栽培植物,现在世界各国都有栽种,为优良饲料植物,可作绿肥,亦可入药。

紫花苜蓿的根粗壮,深入土层,根颈发达。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枝叶茂盛。种子卵形,长1-25毫米,平滑,**或棕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回答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灌方便、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地块种植苜蓿草,耕深15厘米,亩施人畜粪尿1000千克作为基肥,做高20厘米、宽15米的畦。清洗、晾晒种子后用根瘤菌进行拌种。春播时间为春季3月底至4月初,秋播时间为8月底至9月初,条播行距30-40厘米。后期加强浇水、排水和病虫害防治管理,适时收割。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灌方便,PH值在65-75之间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地块种植苜蓿草,不建议在黏土上进行种植。苜蓿草为浅根性作物,需要耕深15厘米左右,结合耕翻每亩施入人畜粪尿1000千克作为基肥,并做成20厘米高畦,畦宽15米,以利于排水,然后整平畦面,就可播种。

二、种子处理

      种子经过清洗,晒干,净度达到90%时才能进行播种;播种前用适量农药、除草剂、根瘤菌等拌种,避免苗期病虫害,其中使用根瘤菌拌种产量可通过20%以上。

三、播种时间与方法

      1、以春播和秋播效果最好。春播时间为春季3月底至4月初,此时土壤湿度大,易获全苗,不建议过晚播种,因为过晚正逢春旱,出苗困难。秋播时间为8月底至9月初,此期土壤墒情好,温度适宜,杂草长势减慢,播种成功率最高。不论什么时候播种,均应结合下雨或灌溉进行。播后镇压有利种子发芽。

      2、条播行距30-40厘米,播种深度视土壤种类和干湿程度而定,沙质土3-4厘米,黏土为2厘米,湿土浅播,干土稍深。亩播种量应随季节而定,一般早秋、晚春播种时,气温较高,土壤干旱,出苗率低,亩播种量要多,每亩用种40-50千克;晚秋、早春播种,每亩用15千克,盐碱地用量适当增加,干旱地区因水分不足,用量适当减少。

四、后期管理

      1、浇水与排水

      刈割后,视干旱情况,适时浇水,对新种的苜蓿保苗浇水时,须在幼苗长出3片真叶,株高5厘米以上时进行。雨季低洼地应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2、病虫害防治。

      生长4年以后,苜蓿的病虫害较多,可用药剂、提前刈割、摘除病叶等方法防治,但根本的防治措施在于选用抗病品种及播前药物拌种。

五、收割

      苜蓿每年可刈割3-5次,苜蓿从始花期到盛花期约为7-10天,第一次刈割在始花期最适宜,此时蛋白质含量最高,间隔30-40天割一次,刈割时留茬5厘米左右。

露天芦笋苗的种植方法是什么?
« 上一篇 2023年9月23日 上午4:13
水培风信子开花后第二年还能养吗
下一篇 » 2023年9月23日 上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