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呢?

大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有杀菌、祛风湿、健脾胃、止霍乱等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大蒜产业逐渐成为菜农增产促收的重要渠道之一,但由于重茬、种植密度过大、栽培管理不到位, 以及在引种、换种的同时也引入了一些新的病虫害, 导致蒜田病虫害发生严重,造成减产。下面就探讨一下大蒜病虫害防治生产技术方法。

一、大蒜常见病虫害种类1、常见病害

主要有叶枯病、紫斑病、锈病、病毒病等。

(1)叶枯病。主要为害叶或花梗。发病多始于叶尖或叶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圆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 其上生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甚至不抽苔。

大蒜叶枯病

(2)紫斑病。主要为害叶和苔。田间发病多始于叶尖或花梗中部,几天后蔓延至下部,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 湿度大时, 病部产出黑色霉状物。

大蒜紫斑病

(3)锈病。主要侵染叶片和假茎。病部初为梭形褪绿斑,后在表皮下现出圆形或椭圆形凸起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橙**粉状物,即夏孢子。病斑四周具**晕圈, 后病斑连片至全叶黄枯,植株提前枯死。

大蒜锈病

(3)病毒病。生长期沿叶脉表现为条点症状,后连接成黄绿相间长条纹。有时有间断性明脉,严重时生长缓慢, 植株矮化, 有的上下叶片粘合在一起卷曲呈筒状,心叶无法抽出。病株根系一般发育较差,根短而少,蒜瓣明显变小。

大蒜病毒病

2、常见虫害

主要是蒜蛆。蒜蛆以幼虫蛀食大蒜鳞茎, 使鳞茎腐烂, 地上部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死亡。拔出受害株,可发现蛆蛹。被害蒜皮呈黄褐色腐烂,蒜头被幼虫钻蛀成孔洞,残缺不全,蒜瓣裸露、开裂,并伴有恶臭气味。被害株易被拔出并被拔断。

大蒜蒜蛆幼虫

二、大蒜病虫害防治生产技术建议

本着”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低药害农药进行使用, 避免用药单一, 以防因药害产生抗药性而造成重大损失。坚持综合防治, 强化农药治疗、物理治疗和生物防治综合防治,可全面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农业防治

(1)提高整地质量。整地前清理田间地头、路边的大蒜、葱、韭菜残体, 浇足底墒水, 结合施入底肥,深翻土壤30~40厘米, 并耕耙土层, 整平土壤,打好播种畦并整平。

大蒜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大蒜在生长过程中遭受多种病虫为害,以白腐病为害严重,一般减产30%,并使其品质降低,甚至绝收。

(1)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鳞茎。初染病时从外叶叶尖开始往下条状变黄,后扩展到心叶及叶鞘,植株生长衰弱,整株变黄矮化或枯死,外观似生理病。拔出病株,鳞茎表皮呈水渍状病斑,有灰白色菌丝层。后期菌丝层产生芝麻粒大小褐黑色菌核,鳞茎变黑腐烂,在田间往往先出现发病中心。

(2)发病特点

①传播途径:该病的病菌核在土中存活,长出菌丝后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直接从根部或地面处侵入,引起植株发病,病部又产生菌丝。菌丝纠集在一起成褐黑色的小菌核,在株间辗转蔓延。该病菌喜低温高湿,气温在20℃以下,湿度大于90%时最易暴发流行。因此,多雨季节发病迅速,尤其生长瘦弱和连作地可使发病加重。高温低湿不利该病发生。遂川县2月始发,3月盛发,4月为害最烈。

②不同品种发病不同:经调查,白皮蒜发病重于紫皮蒜,白皮蒜白腐病的株发病率为20%~30%,而紫皮蒜为8%~15%。此外,早春生长瘦弱和畦面较低的蒜田易发病,进入雨季后病情扩展迅速。

(3)综合防治技术

①蒜田轮作:大蒜白腐病为土传病害,连作是发病的重要途径,故大蒜田不宜连作,应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3~4年以上轮作,水旱轮作更好,以减少初侵染源。

②蒜种处理:可有效切断初侵染途径,预防病害发生。蒜种播前可用50%多菌灵进行蒜种处理,具体方法是每50千克蒜种用多菌灵500克兑水3~5千克(均匀洒于蒜种上)进行杀菌处理,晾干后播种。

③根据不同收获对象安排种植品种:如收获青蒜应以白皮蒜为主,搭配一定比例的紫皮蒜,在白腐病盛发之前收获完毕,避开其为害;而收获蒜薹、蒜头的,应安排抗病能力较强的紫皮蒜。

④加强培管:早春进行追肥提苗、松土、排涝降渍,结合大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促进大蒜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带出田间晒干集中烧掉,严禁就地撒施和沤肥,以防把病菌再带入田间。大蒜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和覆盖物,集中烧毁,实行深翻土地,水旱轮作,合理密植。

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者50%甲基硫菌灵6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1次,连续用药2~3次;也可用50%扑海因1000~1500倍液灌淋根茎,每隔7~10天1次,连续用药2次。灌淋根茎法较喷雾防治法效果好,采收前1星期停止用药。

大蒜的主要病害有哪些?

大蒜病害主要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和线虫四类。真菌性病害主要有叶枯病、叶斑病、锈病、灰霉病、白腐病、菌核病。细菌性病害有细菌性软腐病,病毒性病害有大蒜花叶病以及由线虫侵染引起的大蒜线虫病等。大蒜虫害主要有蒜蛆、蓟马、蚜虫、潜叶蝇、蛴螬和咖啡豆象等。

大蒜的主要病害有哪些,怎样防治?

大蒜的主要病害有紫斑病、叶枯病、锈病、花叶病、细菌性软腐病等。其综合防治技术是:

(1)精选蒜种:尽可能采用脱毒蒜、抗病蒜、无病虫健壮蒜种,播前精选蒜种,并用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每亩2袋,兑水75千克,均匀喷施蒜种。

(2)选地轮作种植: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地种植大蒜,切忌连作或与葱蒜等百合科作物重茬。坚持大蒜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交替种植,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3)清洁田园:大蒜收获后,及时将田间的病叶、病梗等残体和薄膜清除处理,并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消灭土壤中的残留病菌。大蒜播种前,要深翻土壤,晒垡15天以上,减少土壤残留病菌群体数量,并要增施有机肥料、钾肥和微肥,提高大蒜的营养水平,促苗健壮,提高抗病性能。

(4)地膜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减少灌水次数和病菌传播机会。

(5)加强土壤肥水管理。大蒜生长期间,注意适时、及时灌溉、追肥和中耕松土,保持土壤湿润,提高土温,维持健壮长势。并要在大蒜的苗期、退母期、蒜薹伸长期及鳞茎膨大期及时喷施不同类型的天达2116,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和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能力。

(6)药剂防治:

①大蒜紫斑病:可在发病初期用3%多氧清水剂1000倍液,或415%咪鲜胺(扑霉灵)乳油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多抗霉素可湿粉剂30毫克/千克液,分别掺加600倍天达2116+3000倍有机硅药液交替喷施,每7~10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防治。

②大蒜叶枯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8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分别掺加600倍天达2116药液防治。

③大蒜锈病:可在发病初期用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分别掺加天达2116药液喷雾,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

④病毒病:选用脱毒蒜种,一般不会发生,不需打药。如果已经发病,可在发病初期用1000倍天达裕丰药液+600倍天达2116液防治,效果良好。

⑤细菌性软腐病:可用氟哌酸600倍液,或77%多宁6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分别掺加600倍天达2116液,细致喷施植株和土壤,每5~7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防效显著。

大蒜什么病害,怎么治疗

大蒜主要的病害有病毒、真菌性和线虫病害,还有紫斑病、叶枯病、花叶病、细菌性软腐病等等。

预防方法:

种植的时候不要太密,加强田地管理,及时清除病害残体,并集中处理好,发病初期及时弄,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注意喷在接近地表的植株茎根部。

大蒜生病怎样防治?

大蒜病害的防治应分清病害种类,针对不同病害,选用适当方法。

(1)大蒜叶枯病

危害症状:该病主要为害蒜叶和蒜薹。发病初期多始于叶尖或叶的其他部位,渐向叶基发展,并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蔓延,初呈苍白或灰白色稍凹陷的小圆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浅紫色病斑,病斑常顺着叶缘产生,潮湿时其上生出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薹一抽出即可染病,形成与叶部相同的病斑,且易从病部折断,最后病部散生许多粒状小黑点(子囊壳)。为害严重时病叶枯死,蒜薹抽不出来。

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病叶较少时及时清除被害叶。②加强管理,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③于发病初期及时喷洒下列杀菌剂:10%世高1000倍液、43%好力克2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800倍液、64%杀毒矾600倍液等。

(2)大蒜叶斑病

危害症状:大蒜叶斑病只为害蒜叶。病叶初呈针尖状黄白色小点,渐发展呈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大形成以长轴平行于叶脉的椭圆形或梭形病斑,稍凹陷,中央枯**,边缘红褐色,外围**,并迅速向叶片两端扩展,尤以向叶尖方向扩展的速度最快,致叶尖扭曲枯死,病斑中央深橄榄色,湿度大时呈绒毛状,干燥时呈粉状。

防治方法:①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及时追肥,配方施肥。②清除病残体并及时烧毁。③喷洒500倍70%代森锰锌,58%甲霜灵锰锌1∶600倍液,1∶1∶100波尔多液。视病情6~7天1次,连用2~3次。

(3)大蒜锈病

危害症状:该病为害蒜叶和假茎。病部初为梭形褪绿斑,后在表皮下出现圆形成椭圆形稍凸起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橙**粉状物。

防治方法:①避免葱蒜混种;②注意防止大水漫灌;③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等药剂。

(4)大蒜菌核病

危害症状:发病初期鳞茎上外部叶片发黄,根系不发达,植株生长缓慢,后期整株逐渐枯黄,蒜头腐烂枯死。潮湿时,病部表皮下散生褐色或黑色小菌核。该病的菌核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夏过冬。菌丝和菌核均能随流水、土杂肥和附着在农具、人畜脚上而传播扩散。菌核病在黄淮地区一般3月上旬开始发生,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低温高湿,土质黏重,透水性差,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①实行水旱轮作,避免葱、韭、蒜连作。②不用病残体沤制土杂肥,配方施肥增施大蒜专用肥。③合理密植。④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大蒜专用肥,勿大水漫灌。药剂防治:播前药剂拌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50克兑水适量拌种200~250千克。晾干后播种。田间防治。发病初期,每667米2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500倍的药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1000倍的药液50~75千克均匀喷雾,隔7~8天,视病情连用2~3次。

(5)大蒜灰霉病

危害症状:大蒜灰霉病是大蒜生产中后期和蒜薹贮藏期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为害蒜叶和蒜薹。病斑初呈水渍状,继而变成白色至浅灰褐色斑点,由叶尖向叶基发展。病斑扩大后成梭形或椭圆形,后期病斑愈合成长条形,叶面生稀疏灰至灰褐色绒毛状霉层,枯叶表面可见形状不规则、1~6毫米大小的黑色坚硬菌核。先从下部老叶尖端开始,继而向上部叶片蔓延直至整株发病,造成叶鞘甚至蒜头腐烂,后干枯成灰白色,易拔起,病部有灰霉及菌核。库藏蒜薹先由薹梢发病,后蔓及薹茎,直至腐烂。

该病主要以菌核潜伏在蒜田土壤中越夏(冬)。在低温高湿下产生孢子,传播侵染大蒜,潜育期4天。冬前和翌春田间有2次发病过程,以春季为主。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科学肥水管理。配方施肥,沟系配套,防涝渍。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可湿粉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雾防治。

(6)大蒜软腐病

危害症状:大蒜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发病时先从叶缘或中脉开始,并逐渐扩大,后沿叶缘或中脉形成黄白色条斑,可贯穿整个叶片。湿度大时,病部呈黄褐色软腐状。一般脚叶先发病,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可致全株枯黄或死亡。重病田挥发出浓烈的大蒜素气味。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②适期播种,沟系配套,注意排涝降渍。③配方施肥、推广应用大蒜专用肥,培育壮苗。④及时防治蓟马和根蛆等地下害虫。⑤化学防治: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2%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500倍液,或1000万单位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均匀喷雾。发病初期及早喷洒可杀得或DT 500倍液等。

(7)大蒜花叶病

花叶病是大蒜重要病害之一,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病害。大蒜系无性繁殖,带毒株能长期随蒜瓣传至下代导致大蒜种性退化,蒜头变小,产量降低。

危害症状:发病初期,沿叶脉出现断续黄条点,后连成黄绿相间长条纹,其后长出的叶片都表现相同的黄条斑驳现象。随病情渐重,新生叶发育受阻,植株矮小,叶片及假茎畸形扭曲,外叶黄化,最后整株枯死。早期感染蒜株多冬前死亡;感病晚的冬前无明显症状,生长接近正常,但翌春气温回升后开始显症。除叶片呈黄绿条斑外,蒜薹瘦弱、短小,蒜头变小,蒜衣破裂裸瓣,须根少,不经休眠即发芽出苗,重者蒜瓣僵硬,贮期尤为明显。

大蒜花叶病常由一种或多种病毒复合浸染所致,目前已明确有7类病毒可侵染大蒜。大蒜病毒分布于除气生鳞茎以外的蒜株各部位。播种病瓣,长出的苗和自生苗是大蒜病毒病的中心毒源。田间主要通过桃蚜、葱蚜等进行非持久性传毒。蚜虫吸食病株汁液获毒后,病毒素刺激蚜虫翅型分化,经有翅蚜迁飞扩散而迅速传播蔓延。病害发生与蚜虫的关系极为密切。高温、干旱,蚜量大,传毒面广,发病普遍且严重。播种早和土壤干燥、肥料缺乏、杂草丛生等管理差的蒜田,发病早且重。与其他葱属作物连(邻)作的蒜田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①严格选种,有条件的可播种脱毒大蒜;②避免大蒜与韭、葱等葱属植物邻作或连作;③治蚜控病;④发病初期及时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20%病毒A 500倍液。

(8)大蒜线虫病

大蒜线虫有大蒜根腐线虫和马铃薯茎线虫两种,分布广泛,寄主达百余种植物。

危害症状:大蒜根腐线虫,以成虫和幼虫为害蒜株的根茎部位,典型症状是植株无根须。受害后蒜株矮小黄化,新生叶不能开展,蒜叶细长、卷曲折叠;假茎和蒜薹肿胀粗短,畸形、弯曲;根部初呈暗褐色斑,随后茎盘朽烂,根须脱落,植株死亡,缺苗断垅。大蒜根腐线虫一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在寄主或土中越冬。在病组织中繁殖,喜酸性砂质壤土,土粒小、水分多的土壤有助于其活动,并借助于土壤内水分的微循环和地表径流来完成土内转移和田间扩散蔓延。

马铃薯茎线虫,以成虫和幼虫为害蒜株,典型症状是从根际向茎上开始软化变质逐渐腐烂、黄化枯死。被害蒜株近根部组织呈稍凹陷的灰褐至黄褐色病斑,蒜瓣肉呈海绵状或蜂巢状的不同变质,瓣内幼芽多呈腐烂状,若用其播种,多不能萌芽或出芽后不久逐渐枯死而大量缺苗。蒜株常从根际向茎上开始软化变质、腐烂,植株不断黄化枯死,形成缺苗断垄。马铃薯茎线虫一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在寄主或土中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在蒜肉内繁殖危害。

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并销毁残根腐叶;建立无病繁殖田,实现统一良繁和供种。②合理轮作换茬。因连作使该线虫逐年累积,病害不断加重。实践证明,实行3年以上的水旱轮作,防效较好。③温汤浸种。先将蒜种在温水中浸泡2~3小时,使其成虫开始活动,后再用50℃的热水浸泡10~20分钟,上下翻动2~3次,杀虫效果好。④发现病株后,要连土挖出并集中销毁病株,撒石灰深埋。药剂防治:蒜种处理。播前先用温水浸泡蒜种2小时,后用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浸种24小时。发病初期每667米2用48%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穴施灌根,渗后盖土即可。

  大蒜病毒病是大蒜生产中必须面对的重要病害,田间发病高,表现复杂多样。因此,常常被蒜农所忽视。侵染大蒜并引起病毒病的病原已知的有韭葱黄条病毒、洋葱黄矮病毒、大蒜普通潜隐病毒、青葱潜隐病毒、洋葱螨传潜隐病毒、大蒜花叶病毒等10多种,田间大蒜病毒病发生,多为大蒜被几种病毒复合侵染所致。

  

  大蒜病毒病的表现症状

  大蒜病毒病田间表现类型复杂,主要有4种。①病株叶片瘦小,沿叶脉出现断续**条点,病情发展后连接成黄绿相间的条纹。②叶片扭曲、开裂、折叠,叶色变淡无光泽,质地僵硬且脆,叶尖干枯萎缩,叶鞘上出现许多褪绿斑点和黄褐斑点。③植株明显矮化、瘦弱,心叶停止生长,根系发育不良根短且须根减少,呈黄褐色。④植株不抽薹,或抽薹后蒜薹上有明显的黄褐色斑块。病株鳞茎较小,蒜瓣减少。

  大蒜病毒病的发生条件及传播途径

  蒜农自留蒜种,是引起大蒜病毒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土壤贫瘠,肥料、尤其是有机肥料不足,栽培密度大,营养不良,蒜薹抽取过晚,假茎损伤,以及气温高、蚜虫发生重、大蒜与葱韭类蔬菜连作或套作的地块发病重。

  被侵染的大蒜病毒病病株感染病毒后,直接可以传播给大蒜鳞茎。病原病毒主要在大蒜鳞茎和其它葱蒜类蔬菜中存活。凡是播种时种子带毒的大蒜,出苗后即发病。蚜虫、红蜘蛛、葱蓟马等害虫是传毒媒介。大蒜叶子间相互摩擦农田管理时无意伤害到不同的大蒜,也是大蒜病毒病得以传播的途径。

  大蒜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选用脱毒大蒜生产种。一方面,专业机构可以通过大蒜茎尖培养,并结合热处理的方法,对大蒜种子进行脱毒快繁。另一方面,蒜农可直接选择VF选1、VF选4、VF05、VF06、VF106、双丰1号、鲁蒜王1号、白蒜王等脱毒大蒜优良品种。

  ⊙轮作换茬。避免与葱蒜类连作,实行与非葱蒜类作物的3——4年轮作,防止病毒的交叉感染或重复感染。

  ⊙加强田间管理。深耕细作,施足底肥,合理浇水,适量追肥;按不同大蒜品种的推荐株数合理密植,防止因密度过大导致早衰,提高大蒜的抗病能力。蒜薹和蒜头到了采收期,要及时采收。

  ⊙铲除杂草并防治传毒媒介。大蒜播种前以及大蒜苗期,要及时清除田间和周边苋、藜等杂草,提早防治传毒媒介昆虫。对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对红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或5%噻螨灵乳油15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喷雾。混防蚜虫和红蜘蛛,可使用25%联苯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蓟马,可用25%多杀霉素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6%多杀霉素悬浮剂2500——3000倍液喷雾。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使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300倍液,或8%宁南霉素水剂400倍液,或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樱桃种子怎么才能发芽?如何让樱桃种子发芽
« 上一篇 2023年9月23日 上午4:50
凤梨的养殖方法 凤梨如何养殖
下一篇 » 2023年9月23日 上午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