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是一种健康而又营养的蔬菜,主食部位为嫩果。它可以生吃,风味新清,脆嫩多汁,胜过生吃黄瓜和丝瓜,也可以炒吃、煮着吃,或者油炸,食用方法很多。
秋葵怎么吃?很多人知道。但是,秋葵如何种植,估计不少人就不清楚了。那么,我们这里就如何种植秋葵,分享一下秋葵的种植流程。
秋葵种植前期——育苗
跟其他蔬菜种植一样,秋葵也需要进行育苗。而育苗一共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即建设苗床——种子处理——播种——苗间管理。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将田园熟土和粪肥混合起来,并进行充分消毒处理,再喷洒一些水,促使湿度达到50%左右,然后堆积起来备用,堆积的时间要超过半个月。堆积好之后,就可以作为苗床的土壤进行播种了。
不过,在播种之前,有必要进行一下种子处理。首先把种子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来放在25~30℃的环境之中进行催芽。在此期间注意控制好温度,大概3~4天时间就可以看到种子萌芽,也就说明可以进行播种了。
播种之时,每个洞穴投放2~3颗种子,再覆盖上4cm左右的厚泥土,再覆盖上一层地膜。等到幼苗破心的时候进行第一次间苗,去掉孱弱、有病害的小苗,每穴仅留下2株即可。同时,还需要进行中耕除草工作。等到幼苗生长到3~4片叶子之后,就可以安排定植了。
秋葵种植后期——定植和田间管理
秋葵长出3~4片真叶的时候,高度大概在10~12cm。此时,我们可以带土移植到大田里,每亩地可以栽种1200~2000株,定苗之后应该培土一次并且施入足够的定根清粪水。
往后需要做好这几个田间管理的工作。一是,及时除草,建议一个礼拜除草一次,避免杂草争抢秋葵的营养。二是,等到秋葵植株长到50cm的时候,追肥一次,每亩施入尿素15斤上下,结合浇水进行;三是,夏季的时候雨水增多,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同时,设支架防倒伏,使用1米的竹竿或者树枝插在植株根旁,支撑起来即可。
秋葵的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种植秋葵要使用通风向阳,前茬作物不是棉花、果蔬的田地,并深翻30厘米。
2、播种种植:将种子放入28度的温水中浸泡一天后,捞出穴播在土壤中。
3、水肥管理:出苗后为秋葵施加高氮型肥料,结果后补施复合肥即可。
4、播种前的处理
因为秋葵种子的壳比较的硬,所以为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要事先将种子用25到30℃的温水浸泡,大约7天左右就能够发芽。
秋葵如何种植
秋葵是降血糖的良药。秋葵可以深加工成花茶、饮料、胶囊、干蔬、油等。秋葵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秋葵的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秋葵的种植方法
秋葵播种,一般秋葵是5~6月播种,先准备好一到二分田,撒上农家肥,在用微耕机把地打烂,用铲子隔一米挖一条沟,然后在把地整平,在把秋葵种子均匀地撒在高畦上。
秋葵移植,秋葵幼苗出土后把弱苗、病苗拔掉,待幼苗长出2到3片叶子,苗高9~11cm即可带土移植田里。
然后在每660平方米栽1100~1900株左右,载好后在每个苗都要浇上水,保持土壤潮湿,以利成活。
秋葵施肥,黄秋葵株高大,结果多,肥水充足产量的关键。黄秋葵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还应进行多次追肥。秋葵出苗后及时追施齐苗肥,每660平方米施尿素4~7kg,第二次施提苗肥,在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撒施,每亩施复合肥10~25kg,苗高35cm,进入结果期时,继续追肥,每亩施复合肥20~30kg,生长中还要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秋葵除草,应一个星期除草一次,开花结果后,还应继续少量追肥
在黄秋葵植株生长前期,应把黄秋葵的侧枝清除,把摘掉的黄秋葵,下面的老叶子清除,能改善通风透光。
秋葵的种植技术
1整地施肥。黄秋葵根系发达,入土深,宜选择耕作层深厚、土质肥沃、受光良好、排灌方便的壤土或黏壤土地块整地。播种前将土地深耕20-30厘米,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左右,磷酸二铵15-20千克,草木灰100-150千克或硫酸钾15千克。南方多雨地区将地做成12米宽的高畦,畦间开40-60厘米深的排水沟,北方采用平畦或高垄两种栽培形式。南方2-9月份均可播种,北方5月上中旬播种。由于黄秋葵前期生长缓慢,到7月份才开始采收,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可与其他生育期短的蔬菜和农作物间作。
2播种。播种前用20-25℃温水浸种12小时,然后擦干,于25-30℃条件下催芽48小时,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在事先整好的畦内按行距80厘米、株距50厘米挖穴,先浇足底水,每穴播种2-3粒,覆土2-3厘米。每亩可栽2000穴,用种量05千克左右。
3田间管理。第1片真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掉病残弱苗。当有2-3片真叶展开时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定苗后应及时中耕,以提高地温,并起到保墒除草的作用。以后应经常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黄秋葵为耐湿性植物,植株高大,需水较多,在出苗和定苗后应各浇1次水,开花坐果期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7-8月份高温天气正值采果盛期,需水量大,更应保持水分供应。但雨水过多时,应及时排水,以免造成涝害。另外还应结合浇水在定苗、结果和盛果期分三次每亩施尿素15千克或人粪尿500-600千克,以促丰产。
4采收和病虫害防治。当果实长到长度5厘米以上时,即可采摘上市,一般每亩可采收5-7厘米的嫩果1000千克,7-10厘米的嫩果1500千克。黄秋葵的病虫害较少,主要有病毒病和棉铃虫、造桥虫、蚜虫、蓟马等。病毒病以预防为主;棉铃虫和造桥虫主要危害果实,可用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蚜虫和蓟马主要危害果荚,可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喷雾。
怎么种植秋葵
秋葵种植方法如下:
一、栽培季节:
1、秋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
2、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7-10月收获。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
3、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
二、整地作畦:
1、秋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
2、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壤土较宜。
3、冬前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每公顷撤施腐熟厩肥75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0千克,混匀耙平作畦。
三、生育周期:
1、发芽期:播种到2片子叶展平为发芽期,约需10-15天。25-30℃适温下播种4-5天即可发芽出土。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约需7天左右,地膜覆盖可提前2-4天出苗。
2、幼苗期:从2片子叶展平到第一朵花开放为止,约需40-45天。一般子叶充分展开后,经15-25天,第一片真叶展开。以后每2-4天发生一片真叶,其中第一二片真叶为圆形。幼苗期生长缓慢,地温过低时更甚。
3、开花结果期:从始花到采收结束,约需85-120天。出苗后需50-55天,第一朵花即开放。第一二朵花从开花到收获所需天数稍长。以后随温度升高,收获时间缩短。通常播种后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采收。
在昼温28-32℃,夜温18-20℃适温下开花后4天即可收获。黄秋葵开花结果后生长速度加快,长势增强,尤以高温下生长更快,7月每3天即展开一片真叶,9月则需4-5天展开一片真叶。
四、田间管理:
1、间苗,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2、中耕除草与培土,幼苗出土或定植后,气温较低,应连续中耕2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便适度蹲苗,以利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3、秋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播后20天内缺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炎夏季节正值秋葵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
4、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第一次为齐苗肥,在出苗后进行,每公顷施尿素90-120千克。第二次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撤施,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千克。
五、植株调整:
1、秋葵在正常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迟。可采取扭枝法,即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生育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虫蔓延。
2、采收嫩果者适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早期产量。采收种果者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秋葵怎么种植
1、浸泡催芽
秋葵的种皮比较厚,所以最好用浸泡催芽法。把秋葵种子直接泡在清水中,每天换一次水,大约7天就能发芽。
7天后出芽的秋葵种子。
2、播种出苗
将准备好的盆土浇透,把发芽的种子均匀的放在花盆里,覆盖一层薄土,土的厚度刚刚能覆盖住种子即可。
3、移盆定植
当秋葵苗长出大约四片真叶之后就可以移盆定植了。
4、配制种植秋葵土壤
为了日后秋葵能够结出又大又好的果实,定植前,可以将煮熟的黄豆碾碎与园土混合,作为营养土。
5、养护
秋葵喜光,定植后可以放在光照充足的阳台养护,一天浇一次水。秋葵长得高了之后容易倒伏,可以用木条进行支撑。
6、开花
大约1个月后,秋葵就会进入花期。秋葵的花是嫩**,花花觉得有一点像嫩**的扶桑~
7、摘秋葵
花谢之后,秋葵就开始成熟了。秋葵的采摘期非常长,大约有三个月的时间。
秋葵的种植房法如下:
1、选地整地
种秋葵要选择通风、向阳、不是棉花、果蔬的田地,并且要翻30公分。
2、播种播种
把种子放在28℃的热水中浸泡一日,然后把种子从土里挖出来。
3、水肥管理
对秋葵进行高N肥,在发芽后再施一次。
4、播种前的管理
秋葵的外壳很坚硬,所以想要让它的萌发速度变快,需要在25~30℃的热水中浸泡,7天左右就可以发芽。
相关内容
秋葵施肥,黄秋葵株高大,结果多,肥水充足产量的关键。黄秋葵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还应进行多次追肥。
秋葵出苗后及时追施齐苗肥,每660平方米施尿素4~7kg,第二次施提苗肥,在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撒施,每亩施复合肥10~25kg,苗高35cm,进入结果期时,继续追肥,每亩施复合肥20~30kg,生长中还要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