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玉米的种植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病虫害,水果玉米的病虫害都有哪些?

果玉米是一种适合生吃的甜玉米。与普通甜玉米相比,具有皮薄、汁多、脆甜的特点,可生吃,也可熟吃。薄薄的皮肤被咬破,芳香的汁液溢出牙齿和脸颊。生吃熟吃特别甜脆,就像水果一样,所以叫“果玉米”。在种植果用玉米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常见的水果玉米病虫害及其防治如下:叶斑病前期,喷洒2-3次即可,7天一次,常用药物为50%多菌灵500次;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90%代森锰锌1000倍溶液;每亩喷洒药液100-150公斤。

玉米螟的防治可以通过在心叶上撒颗粒,在心叶上撒3%米乐颗粒来完成。或者将每克含50-100亿孢子的球孢白僵菌粉1份制成10-20倍的颗粒,铺在心叶上。或每克含100多亿孢子的芽孢杆菌螟虫粉1公斤,加水750-1000公斤灌注心叶,有较好的杀灭螟虫效果。立枯丝核菌与水稻纹枯病相同。在稻田里种植甜玉米会感染这种疾病。化学防治,每亩一两米尺加100斤水;或者用500克1%井冈霉素和200公斤水在植物下部喷洒粗雾。

25%敌百虫粉每亩可喷4-5公斤防治粘虫,杀虫效果好;或者用90%敌百虫或50%敌敌畏的1000-1500倍溶液每亩喷洒100公斤。在大喇叭口期,应采取防虫措施,播撒或填充心叶。雌穗丝上有严重的虫害,待丝萎凋后,可用生物杀虫剂BT 乳剂、杀虫双、八丹或大生功防治。蚜虫防治可采用40%乐果或50-80%敌敌畏乳剂1500-2000倍或50%蚜虫喷雾20-30g/亩。水果和玉米品种繁多,种植者可根据当地种植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种植。注意选择抗病虫害、结实性优良、口感好、抗逆性好、早熟的品种,从正规单位购买种子。

果玉米种植地块对种植地块要求较高,需选择无连作危害、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地块。此外,与其他玉米种植时,注意将种植时间错开20-30天,或种植距离至少相隔300米,以免发生花粉串珠,影响果穗玉米质量,降低甜度。合理播种可在每年3月底至5月初或6月底至8月初进行。播种前要注意足底肥的使用。根据土壤肥力,每亩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加过磷酸钙50公斤。播种量应根据当地地理条件等综合因素确定,每亩播种量约为3500-4000株。苗期管理:注意苗期和抽穗期浇水,天气干燥时及时浇水,果玉米整个生育期浇水4~5次左右。果玉米苗期要检查是否有缺苗或死苗的问题,及时补苗。避免拥挤生长,注意间伐,间伐时间应在玉米长到3叶时进行,每穴留2苗。玉米5叶期定苗,每个穴留一个壮苗。

如何防治玉米病虫害的问题呢?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一、优先选择优质品种

  玉米在生长后期容易出现病虫害等问题,种植人员必须选择抗病毒、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目前玉米病虫害大致可分为半呼吸、半呼吸、锈病、黑穗病等。选种时,应以抗体强的品种为基础,例如沃玉 3号等。

  二、物理防治

  使用物理防治技术可减少玉米中残留的有毒物质对人和动物的危害,保持土壤肥力。主要方法有:①利用强紫外线杀菌。但是,这种方法仅限于大型农场,技术成本高。灯光诱捕杀虫。一些玉米害虫喜光,种植人员可以利用灯光诱捕害虫。

  三、化学预防

  种植人员使用化学农药来消除玉米中的植物病虫害,实现快速杀虫,防止植物病虫害的侵袭。但是种植人员难以科学掌握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容易发生烧苗或烧穗的现象。例如种植人员可使用敌敌畏灭虫,将敌敌畏按相对比例稀释 50%,喷洒玉米穗,可以有效杀虫。或者使用喷药机将消毒剂均匀喷洒在玉米和害虫表面。

  四、周期管理

  为了防止玉米病虫害滋生,种植人员可以提前采取以下措施:(1)在玉米种植前应合理施加基肥,提高土壤育肥能力,为玉米后续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基础。但种植人员要时刻注意玉米生长周期和规律,按时施肥。例如种植人员可以通过施用氮肥有效拉伸玉米穗。(2)合理浇水。玉米是一种需水量较大的作物,种植户需时刻关注玉米缺水问题,对玉米进行合理灌溉。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和当地气候变化及时调整玉米灌溉量,从而保证玉米的基本需水量。否则,在玉米生长后期会延迟授粉,直接降低玉米产量。(3)观察玉米病虫害情况,提前预防病虫害。种植人员必须详细记录玉米的每日生长情况。在玉米的每个生长环节做好预防工作,不断积累玉米病虫害防治经验,推断出具体的发病时间和主要症状,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

对于玉米的病虫害防治,要对症下药,要先了解是那一类的病虫然后再进行解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棉铃虫:在产卵初期的时候释放赤眼蜂杀卵,或在卵孵化高峰期选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苯甲酸氨基阿维菌素、氯苯甲酰胺等喷雾防治。

地下害虫和蓟马、蚜虫、灰飞虱、甜菜夜蛾、粘虫、棉铃虫和其他苗期害虫:使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氯虫酰胺、氰胺和丁二羰基化合物的种衣剂进行种衣剂包衣。

双斑跗线虫:玉米吐丝授粉期,当花丝上平均单穗数超过5头时,应进行防治,使用吡虫啉、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杀虫剂喷剂,直接将液体喷洒在穗丝上。上午10点前和下午5点后喷洒。

玉米蚜虫:在全年蚜虫多发区,施用噻虫嗪种衣剂对后期玉米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玉米抽雄期,用噻虫嗪、吡虫啉、吡虫啉等药剂喷洒蚜虫。

二点委夜蛾:深冬闲田,播前留茬或清茬,清玉米播种沟上盖;或在装有清垄装置的播种机上,直接清除播种沟的覆盖;采用种子包衣剂含有丁二酰脲、氰基蒽酰胺等药用成分进行种子包衣。应急防控可选用氯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酯等,可采用喷雾、毒饵或毒饵喷洒有毒土壤等方式。

抗病品种,合理种植,科学施肥。在玉米心叶末端,喷洒苯甲酰甲基环唑、替那唑醇、吡唑乙基和其他杀菌剂,并根据发病率每7至10天再次喷洒一次。褐斑病在玉米8~10叶期进行处理。

以上就是一些玉米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希望可以解燃眉之急,对你有所帮助。

今年玉米要重点防治哪些病虫害

玉米在生产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的危害,千万严重减产。如琰大斑病的流行年份,可因病减产15—30%,重病田减产50%以上;玉米螟的危害,通常使玉米减产10%左右,严重年份减产30%左右。危害玉米的病虫害种类很多,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穗粒腐病和病毒病,在局部地区危害严重的有纹枯病、褐斑病、锈病、圆斑病、灰斑病等;主要虫害有玉米螟、地老虎、粘虫、红蜘蛛等。

玉米病虫害防治

1、玉米黑粉病:俗名灰包。病菌孢子在土壤、粪肥或病株上越冬,第二年厚垣孢子发芽产生小孢子,随风飘散到玉米植株上侵染发病。为害植株地上部的茎、叶、雌穗、雄穗、腋芽等幼嫩组织。受害处膨大成肿瘤,外有包膜,初为白色,后逐渐变黑,膜破裂散出黑粉,既厚垣孢子。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中期铲除病苗;(3)割除病株,病瘤在变黑前割除并把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集中烧毁。

2、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主要侵害玉米雌穗和雄穗,一般在出穗后显症。该病在于前期预防,主要搞好种子处理;常发病地块实行3年以上轮作。

3、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叶斑病、玉米霉斑病。是近年来我县上升快、为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一般7~8月多雨的年份易发病,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面上形成无明显边缘的椭圆形至矩圆形灰色至浅褐色病斑,后期变为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出灰色霉状物。防治方法:(1)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2)进行大面积轮作;(3)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4)发病初期喷洒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很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9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

4、玉米大小叶斑病:玉米大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以玉米抽雄后发病重。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包叶,病原为真菌性禁病害。7-8月玉米正处在拔节抽穗期,温度适宜于病害发生流行,如果降雨天数多,田间相对湿度高,则发病严重。玉米连茬种植、施肥不足,

特别是抽雄后脱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播种过迟均利于发病。防止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管理,控制菌源,去除下部老叶,增施磷肥;(3)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亩用药60公斤,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5、玉米螟虫:于大喇叭口期,选用“3%辛硫磷”颗粒剂防治。6、玉米蚜虫:在点片发生期,选用“10%吡虫啉”防治。

防治方法

防治该玉米大斑病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1、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目前,我省选育的抗病品种较多,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种抗、耐病品种,避免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以防止病害的发生流行。

2、加强栽培管理。(1)清除病残体,控制初侵染源:玉米收获后,及时翻耕,彻底消除田内外病株残体,将秸秆集中处理,作燃料或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2)轮作:由于连作病残体积累多,菌源数量大,病害发生重,因此,实行轮作可减轻发病。(3)适期早播,缩短处于多雨季节的生育日数,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期。(4)合理密植,

并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湿度,使植株生长健状,提高抗病力。(5)合理施肥浇水: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穗期适当追施氮肥,合理灌溉,注意排水防涝。

3、药剂防治。在玉米抽穗期前后或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

玉米各生育期病虫害的防治,应在分清主次,确定防治重点的前提下,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尽量做到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

玉米各生育期病虫害的防治,应在分清主次,确定防治重点的前提下,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尽量做到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玉米苗期病虫害防治方法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分析预测,2017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东北、华北地区玉米螟、地下害虫、大斑病为害较重,黄淮海地区以玉米螟、棉铃虫、二点委夜蛾、褐斑病发生突出,西北和西南地区以蚜虫、叶螨、小斑病发生普遍,预计发生面积11亿亩次。

一、防控目标

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90%以上,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8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55%以上。进一步扩大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面积。

二、防控策略

针对玉米不同种植区域和生育期的重点病虫害,选用抗耐病虫品种,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突出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实施秸秆还田、种子处理、苗期害虫防治、赤眼蜂防螟和心叶末期病虫防治技术,实现节本增效,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三、防控措施

(一)不同区域防控重点

北方春播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地下害虫、双斑萤叶甲、二、三代粘虫、大斑病、茎腐病、玉米线虫矮化病。

黄淮海夏播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棉铃虫、二代粘虫、玉米蚜虫、二点委夜蛾、蓟马、茎腐病、南方锈病、褐斑病、小斑病。

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重点防控玉米螟、二、三代粘虫、纹枯病、大斑病、灰斑病。

西北玉米区:重点防控地下害虫、玉米蚜虫、叶螨、双斑萤叶甲,甘肃、宁夏兼顾茎腐病和大斑病,新疆重点防控玉米螟和三点斑叶蝉。

(二)主要病虫防治技术措施

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耕葵粉蚧等):利用噻虫嗪、溴氰虫酰胺药剂复合包衣或拌种,可同时兼治苗期蓟马、蚜虫(矮花叶病传毒介体)、灰飞虱(粗缩病传毒介体)等。

玉米螟:秸秆还田,减少虫源基数;春玉米区于春季越冬代化蛹前15天进行白僵菌封垛,防控越冬代幼虫;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在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Bt)制剂,或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等药剂与甲维盐合理复配喷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蚜虫和红蜘蛛等害虫。

玉米茎腐病:种植抗病品种。利用咯菌腈·精甲霜悬浮种衣剂或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种衣剂处理种子,同时控制丝黑穗病、根腐病等。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田玉米病残体。

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适时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药剂防治提倡适期早用药,在玉米心叶末期(褐斑病在玉米8~10叶期),喷施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井冈霉素A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一次。与芸苔素内酯等混用可提高防效,降低用药量。

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发病初期可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结合喷施井冈霉素A等生物农药,或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效果更佳,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一次。

玉米蚜虫:点片发生和盛发初期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

玉米叶螨: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消灭早期叶螨栖息场所。点片发生时,选用哒螨灵、噻螨酮、克螨特、阿维菌素等喷雾或合理混配喷施,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植株中下部叶片背面,田边地头的杂草也要一同喷洒;加入尿素水、展着剂等可起到恢复叶片、提高防效的作用。

8棉铃虫: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灭卵,或卵孵化盛期喷洒苏云金杆菌(Bt)制剂、甲维盐等。

9二点委夜蛾:深耕冬闲田,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药剂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和甲维盐等,可采用喷雾、毒饵诱杀和撒毒土等方式。

四、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技术

(一)秸秆还田、深耕灭茬技术。采取秸秆粉碎还田、深耕冬闲田和播前灭茬,破坏病虫适生场所、压低病虫源基数。

(二)白僵菌封垛、诱杀成虫技术。北方春玉米区,在玉米螟化蛹前,采用白僵菌统一封垛;在玉米螟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诱杀成虫,对越冬代成虫可结合性诱剂诱杀。

(三)种子处理技术。根据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和苗期病虫害种类,选择适宜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合理混配拌种,或实施种子统一包衣。采取技术统一、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可提高防病治虫效果。

(四)苗期害虫防治技术。玉米苗期,根据二代粘虫、蓟马、灰飞虱、甜菜夜蛾、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喷雾防治。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

(五)心叶末期病虫防治技术。心叶末期,统一喷洒苏云金杆菌(Bt)或白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玉米螟幼虫;根据中后期叶斑病和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等害虫的发生情况,混喷杀虫剂和杀菌剂,控制后期叶斑病和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等病虫。推广使用高杆作物喷雾机和飞机喷药防治技术,提升中后期防控作业能力。

(六)赤眼蜂防螟技术。

安徽玉米病虫害及防治 [几种玉米病虫害发病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玉米苗期为植株防治病虫害时,需要向玉米的枝杆中注射杀虫剂,消灭寄居在玉米植株中的害虫,同时也需要向玉米枝杆上喷洒灭菌剂,消灭植株上的细菌,还需要向种植玉米的土壤中埋藏杀虫丸,消灭土壤中的害虫或者虫卵。

玉米苗期怎么防治病虫害

1、注射药剂

在玉米苗期为其防治病虫害时,可以向植株注射药剂。首先需要准备一个注射器以及市场上购买的杀虫溶液,然后就可以将杀虫药剂吸入注射器中,并且将药剂注射在玉米的枝杆中,避免有害虫寄居在植株上,导致玉米出现虫害。

2、喷洒药剂

玉米苗期为其防治病虫害时,也可能向植株喷洒药剂。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喷壶,然后需要将从市场上购买的灭菌药剂按照包装上的比例倒入喷壶中,并且向喷壶中倒入足够的清水,摇晃均匀后就可以将其喷洒在玉米枝杆上。

3、埋杀虫丸

玉米苗期为其防治病虫害时,还可以向土壤中埋杀虫丸。因为玉米上出现的害虫大多都是从土壤中孵化的,所以要消灭土壤中的害虫,就可以向土壤中埋藏杀虫丸,让土壤中的幼虫或者虫卵吸收药性,从而死亡。

4、适当通风

玉米苗期为了让植株不遭受病虫害,也需要为玉米适当的通风透气。首先需要对玉米枝杆进行适当的修剪,剪去玉米生长过密的枝叶,同时也需要将玉米栽种在通风性较好的环境中,保持空气流通,让玉米健康的生长。

  我县是农业大县,玉米是我县主产粮食作物,在玉米的生产中,玉米病虫害给生产带来损失,下面介绍我县玉米的几种病虫害。 一、玉米干腐病 症状:地上各部均可发病,以果穗和叶鞘症状最明显。幼苗受害,幼芽和根部产生褐色干缩病斑,幼苗黄弱,甚至枯死,叶片发病产生5厘米×1~2厘米长形病斑,生长后期在下部4~5节气生根着生处及病穗附近发病,在叶鞘上生有褐色,紫红色或黑褐色病斑,后期中心变灰白,病叶鞘和病茎秆之间密生白色菌丝层。重病茎秆枯朽易折断,组织死亡产生大量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发病果穗多提前成熟,病穗与苞叶之间充满白色菌丝体以致苞叶包裹很紧密,不易剥离。病穗僵化变轻,籽粒干缩,灰褐色,籽粒间常有灰白色霉。发病后期,苞叶上、籽粒基部甚至全部籽粒上,穗轴内侧和护颖上都可产生小黑点。

发病规律:玉米干腐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降雨后从分生孢子器里释放出大量孢子,随气流传播。玉米开花时叶鞘变松,孢子随同花粉落入叶鞘内,萌发生从叶鞘侵入,也可从伤口茎秆基部,不定芽或花丝、穗梗及果穗的苞叶间直接侵入。玉米开花授粉后最易感病。病菌适应温度范围广。高温多雨有利于病菌的浸染和发病,种子带菌,可进行距离传播。

防治方法:①严格植物检疫,严防带病菌种子调运传病。②清洁田园,发病秸秆应在第二年雨季到来之前烧掉或深埋沤肥。③病区实行2~3年的大面积轮作倒茬。④病区严格选留无病果穗作种子。并在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2%的50%二氯萘酯可湿性粉剂拌种,消灭种子带菌。⑤玉米抽穗期用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重点喷果穗及下部茎叶。

二、玉米丝黑穗病

症状:此病属苗期侵入、系统侵染性病害,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为害雌穗和雄穗,一旦发病,往往全株无收成。受害严重的植株苗期可表现症状,分孽增多呈丛生型,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色暗绿挺直,有的品种叶片上则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自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

成株期病穗分两种类型:①黑穗型:受害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包,其内混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②畸形变态型:雄穗花器变形,不形成雄蕊,颖片呈多叶状;雌穗颖片也可过度生长成管状长刺,呈束」猖头状,整个果穗畸形。田间病株多为雌雄穗同时受害。

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雌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发病率即等于病害的损失率。人们常将本病与玉米黑粉病混同一起,统称“乌米”和“灰包”,但两种病实际上是由不同病菌所产生的不同病害,应加以区别。

防治要点:用25%粉锈宁羟锈宁按照03%剂量拌种,防治效果不错;或用96%天达恶霉灵进行拌种,每公斤种子用种1-15kg。苗期用96%天达恶霉灵6000倍+天达2116粮食型600倍喷施基部1-2次。

三、玉米灰斑病

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椭圆形至矩圆形,无明显边缘,灰色至浅褐色病斑,后期变为褐色。病斑多限于平行叶脉之间,大小(4-20)毫米(2-5)毫米。湿度大时,病斑背面长出灰色霉状物。

发病特点:

该病由真菌引起,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玉米尾孢和高粱尾孢。病原菌随病残体越冬,为初侵染源,进行重复侵染。7-8月份多雨的年份易发病,个别地块可引起大量叶片干枯。病原菌在干燥的条件下能够在病残体上安全越冬,但在潮湿的地表层下的病残体不能越冬。地势和种植形式对其发生有较大影响,而播期、种植密度、地势、肥料对玉米灰斑病的影响不大。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对灰斑病有较好抗性的品种;通过秋翻春耙压低田间的初侵染源;采用间作种植形式来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田间的相对湿度,从而达到控制病害发生和流行的目的;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必须采用化学防治,防病的同时也能有效的减少病原菌后期的越冬数量。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进行大面积轮作。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9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

冬枣的病虫害都有哪些?该如何科学防治?
« 上一篇 2023年9月30日 上午4:24
最好养的室内盆栽植物有哪些
下一篇 » 2023年9月30日 上午4:24